实习风采录④|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实践之旅(一)
发布时间:2025-09-17 浏览次数:14
校园里,每当同学们走进图书馆,都能轻松地一键预约新书,跨馆借还资源,检索文献数据库和参与各种精彩的阅读活动,而在这些便捷与人性化的服务背后,是一群默默耕耘的“知识守门人”长久的坚守。今年春季,两名来自图书情报专业的学生,怀着满心期待,以实习生的身份深入走进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始了为期数月的高校图书馆幕后探秘之旅。
图书情报专硕2023级 谢昆珊
阳春三月至初夏五月,我有幸在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三个部门——文化服务部、读者服务部和学科服务部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轮岗实习。
在文化服务部,我任职于文化活动策划岗位。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女性主题书单的推荐宣传和海报制作工作,并且参与策划了“‘阅·见有你’寻书Vlog”大赛。从寻找灵感到构思赛制,再到活动的落地实施,每一步都考验着我的组织与沟通能力。看着活动推文的阅读量不断攀升和读者们的积极参与,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这一岗位的任职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策划与宣传能力,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图书馆的文化活动在传播知识、凝聚读者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月,我来到读者服务部,成为总服务台馆员助理,同时参与书库和阅览室的管理工作。这里的工作具体而琐碎,从处理图书的异地借还,到为读者找书、整理书架、上架新书、调拨下架旧书,再到图书的充磁加工,每一项任务都需要极高的耐心。初上手时,面对浩瀚的书海和一个个精确的索书号,我手忙脚乱,但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我逐渐磨砺了心智,并深刻体会到了细节的重要性。我意识到,图书的每一次顺利借还都直接关系到读者的阅读体验。这份“基石”般的工作,让我对长期以来默默支撑图书馆正常运转的幕后工作者肃然起敬。
五月,我进入更具专业深度的学科服务部,担任老师们的助手。在这里,我参与了对国内多所高校ESI学科简报的调研,学习利用专业平台(如Incites)进行数据提取、清洗与分析,并参与制作了本校的《ESI简报》。面对复杂的ESI指标和数据海洋,我利用业余时间补充文献计量学知识,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攻克难关。这段经历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图书馆如何运用数据洞察学科发展趋势,并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图书馆不仅仅是藏书楼,更是学校学科发展的助推器。
三个月的轮岗实习,是一次从表层热闹到深层价值的有益探索。在文化服务部,我锻炼了策划、宣传与组织能力;在读者服务部,我增强了服务意识,夯实了操作技能;在学科服务部,我提升了信息素养与数据分析能力。在遇到困难时,我能够主动学习,寻找方法,反思总结。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图书馆服务的最终价值,即更好地服务每一位求知者。
当我在五月末提交那份凝聚心血的ESI简报时,我感受到的不仅是一项任务的完成,更是对图书馆“服务育人,知识赋能”理念的深切领会。总之,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对学校图书馆的运行有了深刻的理解,更让我在实践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未来,我将继续在服务中领悟图书馆的使命与价值,为图书馆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写策划 调研简报
图书情报专硕2023级 王朝阳
为期两个月的实习,让我对图书馆员这份工作有了全新的认知。三月,我在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建设部进行实习,进行图书采访、审校、验收、赠书分编,电子资源采购,期刊订购、编目等工作。我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文献资源整理与加工。对到馆纸质图书、期刊进行验收、拆包、分类标注,核对书名等信息与订单是否一致,参与图书贴标、盖馆藏章、塑封保护等基础加工工作,整理过刊、报纸,按年份、刊名分类装订,录入系统信息。二是文献数据录入与信息核对。将纸质文献元数据录入图书馆管理系统,核对电子资源的著录信息,整理采购清单、验收单据,进行电子化归档。
四月,我来到文化服务部,进行图书馆特色文化活动组织推广,文化宣传,橱窗、主题展览设计等相关工作。实习期间,我协助部门老师进行阅读推广活动的构思和设计,参加了第一届“掌阅杯”广西高校大学生移动阅读活动、2025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文化润心 精神铸魂”主题知识竞赛等图书馆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宣传工作。同时我协助部门老师进行微视频《阅·共融》和世界读书日主题微视频的拍摄,扩大了阅读推广活动的影响力。此外,在桂林抗战纪念讲座等宣传活动中,我进行了场地布置、引导观众入场等必要的辅助工作。
在图书馆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对自身能力与工作岗位的匹配程度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在学校学习中培养的信息检索能力,让我在查找馆藏书籍、文献时能快速定位,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专业学习中掌握的理论知识让我在应对阅读推广活动策划、图书编目等工作时能够得心应手。通过此次实习,我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也提升了个人能力。最后,感谢图书馆老师们不厌其烦的教导和在工作中为我提供的宝贵建议,此次实习经历是我人生成长过程中值得永久珍藏的宝贵财富。
拍摄视频 核对书目
此次专业实践,让两位同学完成了从图书馆的普通读者到内部运营深度参与者的身份转变。这场沉浸式的幕后之旅,揭秘了我校图书馆高效运转的密码,也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其背后所需的精密协作与辛勤付出。在理论和实践的碰撞中,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专业价值,也锚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编辑/郭欣瑶 朱德坚 审核/韦敏 蒋继平 欧燕)